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追蹤近9萬名跑步族群及健走族群發現,跑步族群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比健走及其他運動來得少。
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低
研究分別追蹤7萬4,542名跑者7.1年,以及1萬4,625名健走者5.7年,結果顯示,從事不同強度、距離的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比健走或從事其他運動者來得低,其中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少1成5到1成8,髖關節置換風險少了3成5至5成。
幫助減輕體重牙周病治療 減少關節的負擔
研究結論指出,跑步比從事其他運動更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主因跑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擔,並增加軟骨密度、彈性,對健康的促進遠大於危害。
加速軟骨新陳代謝 使彈性更好
對於美國的這項研究,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牙周病治療方式昇醫師表示,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對關節的幫助遠大於損害,常活動關節可加速軟骨的新陳代謝,軟骨就像海綿一樣,存在骨頭與骨頭間,常受刺激可使彈性更好。
牙周病是在兒童很少發現,只有在青少年有時發現。然而,孩子還應該學會保持健康的牙齒和牙齦,防止牙周疾病在未來的重要性。孩子們應該刷牙,一天兩次,並學習如何使用牙線,如果孩子學習如何在幼年牙線,他們將更有可能使其一生的習慣。這兩個簡單的動作將有助於保護牙齒和牙齦牙周病。作為家長,你也應該知道牙周病的警告標誌,其中包括紅,腫,牙齦出血或口臭,這將不會消失。若您的小孩這些症狀,告訴你的牙科專業人士的時候了。這也是確保你的牙科專業知道你完整的家族歷史,遺傳學可以牙周疾病的早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牙周治療作用的一個好主意。
李炫昇說,適度的跑步對關節有益處,但跑馬拉松、鐵人3項等過量運動,因為強度過大或時間過久,可能造成關節磨損,如果不是長期的訓練或比賽的要求,每次跑步最好在5,000公尺內,運動時間應在30分鐘內,且一週不要超過5次,並配合適當的休息。
5到10分鐘的暖身 可使用護具
關節已受傷的牙周病治療方式患者,最好不要以跑步當運動,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林鍵也建牙周病治療議,跑步前應做5到10分鐘的暖身運動,可使用護具來保護關節,並選擇平地進行,運動結束後,應做10到15分鐘的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傷害。
牙周病主要分成牙齦炎和牙周炎兩種,發炎的牙齦會有容易出血、紅、腫、痛,而許多情況和一般牙齦無顯著的差異,一般民眾難以察覺,因此常被忽略。後續也會陸續出現易與牙齒分離剝開的情況,而再嚴重些受壓時容易流膿、甚至有惡臭味,這或許就即將進入更為嚴重的牙周炎。牙周炎主要發生在牙齒附近,如牙齒周邊組織、齒槽骨等,當裝放牙齒的齒槽骨遭受損壞,牙齒變容易鬆動、產生縫隙、咬合怪異、甚至脫落。醫師表示通常牙周病會先從牙齦炎開始,若未及時發現妥善處理,到了牙周炎情況就會比較嚴重了,其在治療上可能會需要掀開牙齦做清創等處理,將其內的細菌等穢物清除。若當出現牙周病卻遲遲未處理,除了會出現前述這些發生在口腔的問題,牙周病本身也相當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不少研究發現,牙周病和各種疾病、慢性病都有不少相關性,例如心臟病、中風、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呼吸道疾病、失智症等,而讓民眾聞之色變的癌症也可能有些關聯。雖目前醫界尚在研究其原因及關連性,尚未有明確的證據能夠直接證明是否因牙周病的細菌進入到體內、血液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果關係,但確實有牙周病的患者出現這些疾病的比例是較高的,民眾應當留意。